“浙BA”唤起我的篮球记忆
本文转自:宁波晚报
宁波一中女子篮球队合影,后排左二即为本文作者。
□陆萍萍
暑气刚漫过街角,浙BA的哨声就热辣辣地响了起来。年轻队员隔空喊话,斗志昂扬,把场内场外的热乎气都烘得滚烫。硝烟还没漫过球场,隔着屏幕就飘满了甬城,像极了当年那些全场长传、半场远投、掐点绝杀的瞬间——那股子“篮”不住的欢喜,突然就撞开了我老胳膊、老腿的肌肉记忆。
我在学校篮球队属矮个子球员,却是掌控球场上节奏的球队指挥官。
少女时代的球场,是被汗水浸透了的。清晨的路灯还没歇脚,我已踩碎小径的寂静,十分钟就扑到了学校操场——天,正一点点洇开鱼肚白。草叶上的露水沾湿鞋边,脚下“嚓嚓”轻响,像老友在暗处打来的招呼。偶尔见篮球场旁的大树丫上挂着几个书包,就知道有队友来得比我更早。教练的哨声像淬了火,一响,便是没完没了的运球、传球、投篮。稍走神,后背或屁股就冷不丁挨记篮球砸,“你是林妹妹转世啊?”他的吼声混着球砸地的闷响,震得人一激灵。
青涩年纪,谁没在球场上笑过、哭过、摔过?汗水混着泪水泡软了胆怯,菜鸟们就这么扑棱着翅膀起飞了。拍球时的震颤、突破时的疾风、三步上篮的轻盈;配合传球如穿针,带球过人似游鱼,突围跳投像流星——箭步奔跑的身影、晃过对手的假动作、长短传球划出的精准轨迹,还有球进筐前那道彩虹般的弧线,后卫与前锋的默契,几乎能听见空气被撞出的火花。
汗水泡软了球服,也泡浓了姑娘们对篮球的瘾。一座又一座奖杯,都是绝杀时刻浇铸的纪念。高中毕业前的全市中学校际联赛决赛,至今想起来还手心发烫。两队队员像铆足了劲的鱼群,在场上撞出浪花,运球声、脚步声、欢呼声缠成一团火。比分咬得像拉锯,下半场却陡生变故:我队因伤与犯规折了兵,4打5的阵形像根绷紧的弦。分差慢慢拉开到两位数,可谁都没松劲——我是控卫队长,更咽不下这口气。明知每次突破都要撞上两三个影子,偏赌着气往里闯,哪怕用身体撞也要造犯规。
罚球线上,我喘得像风箱,抹把汗,两罚全中。转身时给队友甩了个眼神,她们秒懂。前锋像突然点燃的火箭,接球、蹬地、捧球、摆臂,腾空的瞬间抛投出手——球进了!紧接着,她在底角连中两记三分,分差猛地缩成1分。
壹号娱乐官网最后一分钟,对方想耗尽时间,我们却用搏命的防守断下球权。我绕开层层阻拦往前冲,眼看就要上篮绝杀,斜后方突然砸来一道影子——对方队长的钉板大帽,狠狠扇飞了球。裁判哨响:进攻超时。比赛结束的蜂鸣,像根针,扎破了所有力气。
我们瘫在地上,汗珠子砸着地板,输了球,劲没输,击掌互勉。对方队员正抱成一团跳,她们队长却走过来,把我拉起来。两个湿透的身影对视一笑,汗水滴在地板上,洇开的深色,像枚没刻字的奖牌。
再见面,是在工厂篮球队成立会上。我瞅着她眼熟,她也愣了愣,拉住手,两人都笑了:“是你!”那时我们都成了孩子妈,恰逢宁波举办“三八杯”,像如今的“浙BA”一样热闹。我们这些“草根”球友重披球衣,踩在熟悉又陌生的球场上,捡拾起当年的基本功:运球、穿插、突破、起跳、投篮,竟还顺溜。跑起来,竟还是当年的影子——归来仍是少年。曾经组织后卫的我,眼观全场把控节奏的临场指挥风韵犹在,运球、传球,突破抢断,瞄准快传,进攻迅疾,助攻前峰频频得分。女队员不多见的独门绝技我还能偶尔来两下,半场快速远传。一旦对方出手投篮,小个子的我从篮下腾空跃起,果断截住,“嗖”单手勾球,得球后稳稳立定,“接球”声音与长传一气呵成,橘红色的篮球从空中划过一条长长的悬链线轨迹,不偏不倚稳稳落在接应的前峰队员手中,“唰”清脆的摩擦声让比分又多了2分。
“啪”(运球)、“唰”(入网)、“砰”(撞胸),球进网的脆响里,藏着一次又一次心照不宣的配合,都是篮球赠予的礼物:一份快乐,一场精彩,一道刻在岁月里的风景,还有,一辈子的青春。
我从小区篮球场投篮回来,给她转了段“浙BA”宁波赛区的视频。秒回跳出:“掐点抢票,决赛球场见!”